走基层之辽宁丹东——老白的“冷”与“热”
发布时间:2013-01-31 | 浏览:
中国医药报2012年6月13日
“在丹东医药圈儿里,老白不给面儿可是出了名的。”丹东百盛新药特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维刚说。他口中的老白,即是丹东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处处长白玉凤,也是今年辽宁省刚刚评选出的“学郭明义标兵”。
在东北方言中,“不给面儿”的意思是指“不讲情面”。丹东城市不大,社会交际圈较小,找个熟人向老白讲情不算难,可面对讲情通融,白玉凤每次都是拒绝。
“老白经常到我们药店指导工作,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也常向他咨询,所以打交道比较多,几年下来从我到质检部部长,再到企业的很多员工,都和他很熟悉。可越是这样,他就越是不讲情面。”宋维刚说。
其实,说老白“冷”还不仅因为他的不讲情面,还缘于他办案时的“冷静”。现在,丹东不少市民还记得2011年当地媒体报道过的“老白卧底查案”的新闻。
那是去年7月6日,白玉凤接到举报电话,电话称在丹东四道沟附近的一家酒店内,有一伙人天天早上讲课卖药,好像在骗人。第二天早上7点,老白“混”在200多名老人中,坐在了“课堂”里。此后几天,为了不引起怀疑,他每天都拎着一篮青菜早早去听课,就像刚从早市买菜归来……不到一个星期,老白彻底查清了这个无证卖药团伙的底细——该团伙共5男1女,通过对普通保健食品和药品进行极其夸张的宣传,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卧底期间,老白和他的同事还通过跟踪,确定了卖药人的租住地点。
一周后,7月13日清晨,老白仍然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课堂,看时机已成熟,他悄悄发了一条短信,埋伏在楼下的3名稽查人员和4名民警冲到楼上,将卖药人一网打尽,当场查扣壮腰健肾片5盒、脑血栓片56盒。随后又在其租住的窝点内查扣脑血栓片180余盒、远红外痛可贴2万余贴,标值共计2.8万元。
在审讯时,一名卖药的男子看到老白,不禁瞪大了眼睛,“你怎么在这儿?你不是听课买药的吗?”
与老白稽查执法不讲情面的“冷”同样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他的“热”。提及这一点,丹东百盛新药特药连锁有限公司质检部部长孙霞有说不完的话。2011年4月,孙霞开始接管公司的质检工作。当时,其他药店的质检负责人已经多次接受过药监部门的培训,可她作为新人,很多知识还有欠缺。为了把好质检关,孙霞找到老白,老白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药品鉴别知识和盘托出,统统教给了孙霞。一年多以来,孙霞依靠这些知识,多次规避了用药安全风险。
在丹东,像孙霞一样接受过老白一对一讲课的企业人员为数不少。“每次遇到难解决的问题,我都会打电话或者上门找到白处长,其中很多次是在休息时间。”丹东一家药店的负责人说。
老白不仅对企业服务非常热情,对专业也非常“较真”,仅以他整理的一份“某药品假药识别方法”为例,就厚达15页A4纸,其内容覆盖各种细节,甚至包括了外包装纸盒切舌切口的角度和长度,说明书的折叠方法、药瓶口的塑封膜等等。
几年来,老白的“冷”与“热”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不仅帮扶着企业的工作,其撰写整理的大量交流材料,也给药监稽查同行的工作带来很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