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信息服务 > 媒体上的丹东 > 辽宁媒体
辽宁媒体

瞄准高端新品种步达远村葡萄种植成气候

发布时间:2025-07-15  |  浏览:

  2025-06-06 辽宁日报

  6月2日一大早,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步达远镇步达远村的葡萄产业园区里就热闹起来。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和村民穿梭在一排排葡萄大棚间,忙着查看葡萄的生长情况。这是步达远村以“党建+产业”模式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项目。村党总支书记林庆赓感慨道:“党建引领和产业发展就像咱村致富的‘红色引擎’,让村子发展得越来越好。”

  产业发展,创新是关键。在脱贫攻坚时期,步达远村是“非贫困村”。时任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外出考察调研后,决定引进红提葡萄项目。村“两委”采用“党支部+党员+农户”模式,筹集资金50万元,建设3栋温室大棚。经过试验,2020年,红提葡萄试种成功,亩产量达5000斤,亩产值超5万元,村集体增收4.05万元,步达远村摘掉了“薄弱村”的帽子。

  尝到甜头后,步达远村没有停下脚步。2021年村“两委”换届后,新一届班子成员瞄准高端新品种葡萄,引进“妮娜皇后”和“阳光玫瑰”进行种植。村干部和驻村干部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制定栽培方案,争取资金政策支持,引入社会资本。如今,葡萄种植面积从8亩扩大到90亩,建成3处规模园区、50栋大棚,2024年全部达产,产值超500万元,村民增收150万元,村集体增收26万元。

  为推动产业发展,步达远村成立了丹东一公葡萄专业合作社,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组织党员、致富能手和群众参与。与“老边网红小镇”合作,成立直播基地,村干部化身主播带货,提高农产品网络销售率,带动创业。同时,成立村集体经济发展管理办公室,负责产业项目的管理运营。如今,葡萄产业已成为步达远村的主导产业和特色名片。

  步达远村把村民受益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使用政策,向现役军人家属、立功军人家庭、受表彰村民、高龄老人、优秀学子家庭等发放慰问金。4年来,累计发放8万余元,惠及200余人。此外,争取上级资金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改造步达远河,修建健身步道和路灯,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完善桥梁河坝,提升了基础设施和乡风文明建设水平。

  如今,步达远村在“党建+产业”模式下,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声明:以上作品内容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版权所有 丹东市图书馆    辽ICP备10202233号-1